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会议

空间技术减灾应用的发展现状与机遇

作者: ,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会议名称: 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空间应用推广交流会
会议地点: 北京
会议时间: 2007-11-18
主办单位: 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
关键词: 自然灾害%空间技术%遥感监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洪涝、干旱、台风、风雹、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震、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减灾工作的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监测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不能完全满足减灾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近十多年期间,我国在以常规技术手段为主的灾害监测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初步形成了利用地面常规监测手段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报和评估的能力,同时,也多次应用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为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