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兑,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广州,510275; 吴晟, 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学部,香港九龙清水湾; 李海燕,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 陈欢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广州,510275; 邓涛,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 |
会议名称: |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 | 厦门 |
会议时间: | 2011-11 |
主办单位: | 中国气象学会 |
关键词: | 灰霾%空气质量%粗细粒子质量比%过程分析%能见度 |
摘要: | 随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细粒子气溶胶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可形成灰霾天气致使能见度下降。2010 年3 月17-22 日,在珠三角地区发生了一次典型灰霾天气过程,同期20 日左右,中亚、蒙古国与我国北方发生了当年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冷空气前锋22 日凌晨到达穗港地区,但穗港两地空气质量发生了相反的变化,香港空气质量急剧恶化,气溶胶浓度超过700μg﹒m-3[0],而珠三角腹地的广州、佛山、东莞的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出现了穗港晴沙两重天的奇观,亦引发了关于这次过程定性的争议。本文从天气分析、流场分析、遥感分析和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这次过程的成因,结论是香港地区从东到西受到了源于浮尘的重度灰霾天气影响,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而珠三角腹地受冷空气影响,清除了持续6d 的灰霾天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