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会议

青岛市不同物源性质气溶胶质量浓度特征初探

作者: 孙贞, 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徐晓亮, 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侯忠新, 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丁锋, 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会议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会议地点: 长春
会议时间: 2008-10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
关键词: 天气系统%大气气溶胶%物化反应%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
摘要: 青岛地区的春季为南北方冷暖天气系统交替影响比较活跃的阶段。5月是青岛的雾季,受海上东南气流带来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海洋平流雾影响时,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大气气溶胶混合了海雾和城市灰尘成为混合性的海盐气溶胶;受降水系统影响时,混合性的海盐气溶胶粒子被降水作用清除,空气变得洁净,这时的大气恢复到天然的本底气溶胶;当西北沙尘暴系统南下影响时,北方沙源地的沙尘经过气流长距离输送到达沿海,伴随着黄色的浮尘,造成污染严重的浮尘天气,这时本地的大气气溶胶被浮尘气溶胶代替。研究这几种不同天气系统下,来自不同物源区的不同性质的气溶胶粒子特性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沿海大气气溶胶的物化反应也具有特殊的意义。青岛市2008年5月末出现大雾、阵雨、浮尘的天气,不同天气带来不同性质的气溶胶粒子,包括海盐气溶胶、大气本底气溶胶和浮尘气溶胶等。本文利用这几天的观测实况和气象要素,以及GRIMM180颗粒物监测仪采集到的大气粒子质量浓度实验数据,对来自不同物源区的大气气溶胶细粒子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作出初步探究。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