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会议

农田风蚀对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影响

作者: 李洪文,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 高焕文,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王小燕,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 冯小静,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 李问盈,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
会议名称: 2006年中—加保护性耕作论坛
会议地点: 北京
会议时间: 2006-09-21
主办单位: 农业部
关键词: 农田风蚀%沙尘暴%保护性耕作
摘要: 中国作为沙尘暴多发的国家之一,在治理沙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通过林业、草业、畜牧业、生物等综合治沙措施,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地抑制了沙尘暴的发生,但中国在沙尘暴治理方面缺乏对农田扬沙的系统研究,而且对是否在农业上重视保护性耕作在防治沙尘暴方面的作用存在分歧。本文在中国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的基础上,通过沙尘实地监测试验、野外风洞模拟试验及插钎试验对传统耕作和保护性耕作的农田扬沙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中国北方农田风蚀对沙尘暴的贡献,对北京农田的年扬沙量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在农田风蚀物的颗粒组成和扬沙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在干旱、半干旱寒冷易沙化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相关临界参数。试验表明,中国北方传统耕作农田风蚀对沙尘暴的贡献为20%左右,每年造成的土壤N、P、K和有机质损失分别为84.1、12.6、1535.4和1126.5万吨,北京农田的年扬沙量约为1837万吨;保护性耕作由于实行免(少)耕、保留作物残茬和秸秆覆盖等技术,相对传统耕作能减少约40%的扬沙量,使农田风蚀对沙尘暴的贡献率减少到8%左右,是农业上治理沙尘暴的一种有效手段。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