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苏永中,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1; 苏培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1 |
会议名称: | 2006年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 | 南宁 |
会议时间: | 2006-07-21 |
主办单位: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关键词: | 退耕还草%苜蓿%土壤风蚀%土壤碳固存%节水效应 |
摘要: | 退耕还林还草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黑河流域中游边缘绿洲带土壤风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发生源地之一.该区域农田土壤为灌耕风沙土和灰棕漠土,结构松散,肥力低下,保水性能差,农作物生产依赖于高量的化肥和灌溉用水投入,资源利用效率低,退耕还草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区域环境的适宜选择.对农田风蚀的观测表明,在春季大风天气,苜蓿地风蚀输沙量仅为春耕裸露农田的0.4%;退耕5年的苜蓿地较相邻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提高,表层(0~20cm)土壤碳的固存率平均为0.47mg·ha-1·a-1,表明中国北方大面积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显著贡献于大气CO2的固存;退耕苜蓿地较小麦和玉米地,分别减少灌溉量940m3·ha-1和4800m3·ha-1,有明显的节水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