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甘肃是草地资源大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全省草地面积1.790×105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607×105h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5%,是耕地面积的3倍.是我国的重要牧区之一.②类型复杂,过渡性明显.全省草原从东南到西北,地跨1500km,南北覆盖6个纬度,东西覆盖9个经度,从低到高,海拔相差3000m以上,草原的水平分异与垂直分异各具区域特色.③区系复杂,牧草种类成分丰富,调查共获得154科、716属、2129种草地植物资源.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长期以来,甘肃牧区基本处于掠夺式的自然放牧阶段,草地法制不健全,管护不严,建设不力,片面追求牧畜净增量,盲目提高载畜量,超载过牧和其他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加剧了草地退化,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沙尘暴等危害.为了遏制甘肃省草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探索客观、准确、综合评价草地生态系统的方法,确定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各相关因素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近几年中,我们选择了甘肃省草原生态典型代表区域--天祝藏族自治县,就其农牧业基本概况、气候特点及草地资源类型、分布、面积、产草量、载畜量和超载量、草地退化和退耕等基本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牧草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