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期刊

"士-绅-商网络"与都市公共空间——以1920年代梅兰芳在上海的演出为例

作者: 吴路伟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刊名: 艺苑
年: 2017
关键词: 梅兰芳%士-绅-商网络%城市公共空间%上海
摘要: "士-绅-商"网络的组成部分错综复杂,包括诸如绅商、旧文人、报人以及军阀权贵等.他们聚集在梅兰芳的周围,在延续晚清时期拜客风俗、诗词唱和方式的情况下,视梅兰芳为"小友",保留了传统士人对伶人的支配权力.在都市化的进程和京剧商业化的潮流中,他们与梅兰芳交往的物质空间选择在藏书楼、非园等更为古典的文化氛围之地,并且利用新的传媒方式,加重了传统的士优关系.随着西方思想观念的输入,梅艺士周围现代知识分子逐渐增多,旧文士的数量逐渐减退,终于无法遏制旧力量及其所带有的旧的交往方式的消逝.1920年代成为以梅兰芳艺士为代表的传统艺人获得人格独立的转型时期.

"士-绅-商网络"与都市公共空间——以1920年代梅兰芳在上海的演出为例

作者: 吴路伟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刊名: 艺苑
年: 2017
关键词: 梅兰芳%士-绅-商网络%城市公共空间%上海
摘要: "士-绅-商"网络的组成部分错综复杂,包括诸如绅商、旧文人、报人以及军阀权贵等.他们聚集在梅兰芳的周围,在延续晚清时期拜客风俗、诗词唱和方式的情况下,视梅兰芳为"小友",保留了传统士人对伶人的支配权力.在都市化的进程和京剧商业化的潮流中,他们与梅兰芳交往的物质空间选择在藏书楼、非园等更为古典的文化氛围之地,并且利用新的传媒方式,加重了传统的士优关系.随着西方思想观念的输入,梅艺士周围现代知识分子逐渐增多,旧文士的数量逐渐减退,终于无法遏制旧力量及其所带有的旧的交往方式的消逝.1920年代成为以梅兰芳艺士为代表的传统艺人获得人格独立的转型时期.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