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燕君 |
作者单位: | 广西大学 艺术学院 |
刊名: | 戏剧之家 |
年: | 2017 |
关键词: | 米亚斯科夫斯基%钢琴奏鸣曲%线性关系半音化%调性逻辑半音化 |
摘要: | 《#f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13,1912)、《B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Op.64,No.1,1944)、《d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Op.83,1949),是米亚斯科夫斯基钢琴奏鸣曲早、中、晚时期的代表作.这三首作品从主题构成、发展及调性逻辑上,都进行了半音化思维的设计.在奏鸣曲的原则统一下,利用线性关系半音化、离调半音模进、双调性等现代作曲技法,使其钢琴奏鸣曲既体现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又保持了鲜明的现代气息.笔者从这三首钢琴奏鸣曲主题构成半音化与调性和声逻辑半音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米亚斯科夫斯基半音化思维在钢琴奏鸣曲中的运用. |
作者: | 黄燕君 |
作者单位: | 广西大学 艺术学院 |
刊名: | 戏剧之家 |
年: | 2017 |
关键词: | 米亚斯科夫斯基%钢琴奏鸣曲%线性关系半音化%调性逻辑半音化 |
摘要: | 《#f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13,1912)、《B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Op.64,No.1,1944)、《d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Op.83,1949),是米亚斯科夫斯基钢琴奏鸣曲早、中、晚时期的代表作.这三首作品从主题构成、发展及调性逻辑上,都进行了半音化思维的设计.在奏鸣曲的原则统一下,利用线性关系半音化、离调半音模进、双调性等现代作曲技法,使其钢琴奏鸣曲既体现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又保持了鲜明的现代气息.笔者从这三首钢琴奏鸣曲主题构成半音化与调性和声逻辑半音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米亚斯科夫斯基半音化思维在钢琴奏鸣曲中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