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期刊

川西无名山天文址点GIS分析研究?

作者: 吴宁%刘煜%赵红梅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
刊名: 天文学报
年: 2016
关键词: 址点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统计
摘要: 随着西部天文选址工作在川西无名山地区的逐步深入,利用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手段收集了大量长期数据,对无名山及周边地区的地理、地质、气候、气象、社会与人口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无名山地处青藏高原向东延伸的褶皱地带—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形成地势整体落差大、山脊走势平缓、地质结构稳定的特色。无名山区域最高点海拔高度超过5000 m,但附近存在海拔仅2000–3000 m的人口定居点多处,可实现低成本后勤保障;鲜有地震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记录;大气干燥、植被稀少、地表半干旱状态;常年盛行西南风,冬季气候寒冷、降雨量稀少,夏季受南部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存在明显的雨季;属大香格里拉核心地带,大气洁净度高,无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记录;年均云量少于5成,风向稳定、风速小,可利用晴日/夜数多;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和谐稳定、远离川滇藏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本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具备高质量公路维护与日常航空运输能力,鲜有其他高原地区常见的大雪封山、航空停运等运输不畅情形发生。因此, GIS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无名山地区满足建设高海拔天文观测站的一系列基本保障条件,是我国西部难得的光学/红外天文址点资源。

川西无名山天文址点GIS分析研究?

作者: 吴宁%刘煜%赵红梅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
刊名: 天文学报
年: 2016
关键词: 址点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统计
摘要: 随着西部天文选址工作在川西无名山地区的逐步深入,利用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手段收集了大量长期数据,对无名山及周边地区的地理、地质、气候、气象、社会与人口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无名山地处青藏高原向东延伸的褶皱地带—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形成地势整体落差大、山脊走势平缓、地质结构稳定的特色。无名山区域最高点海拔高度超过5000 m,但附近存在海拔仅2000–3000 m的人口定居点多处,可实现低成本后勤保障;鲜有地震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记录;大气干燥、植被稀少、地表半干旱状态;常年盛行西南风,冬季气候寒冷、降雨量稀少,夏季受南部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存在明显的雨季;属大香格里拉核心地带,大气洁净度高,无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记录;年均云量少于5成,风向稳定、风速小,可利用晴日/夜数多;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和谐稳定、远离川滇藏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本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具备高质量公路维护与日常航空运输能力,鲜有其他高原地区常见的大雪封山、航空停运等运输不畅情形发生。因此, GIS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无名山地区满足建设高海拔天文观测站的一系列基本保障条件,是我国西部难得的光学/红外天文址点资源。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