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期刊

论晚清京剧伶人内廷演戏对京剧发展之促进作用

作者: 岳微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刊名: 歌海
年: 2015
关键词: 承应戏%昇平署档案%民籍教习%技艺%流派%京剧
摘要: 京剧艺术的孕育、发展与兴盛,除了与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质相关之外,还得益于清王朝几代统治者的倡导之功。清代中晚期,当宫中昆弋“承应戏”变得枯燥乏味,“传召民间京剧名班、名伶”入宫献艺,便成为满足紫禁城皇家戏迷声色之娱的一种独特方式和特权显现。咸丰十年(1860年),京剧伶人首次入宫,拉开了晚清京剧伶人入宫承应的“序幕”。在昇平署、管理精宗庙事务衙门、精宗庙三个衙署的相互配合下,至“光绪朝”京剧昇伶人已与平署“内学”“本家班”呈“三足鼎力”之势,成为宫廷戏曲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宫中严格的演戏制度客观上促成了伶人个人技艺的长足进步,亦为各行当、艺术流派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宫内对京剧剧本的规范与整饬,对中国传统京剧剧目的记录、整理、保存与流传贡献巨大。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