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及实施建议

作者: 信红霞
专业: 学科教学·音乐
导师: 陈一鸣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中小学;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教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学模式
摘要: 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关注本民族音乐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1998年,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国音乐学院的讲话《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做贡献》中,就对民族音乐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加强民族音乐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普及教育工作”。目前,如何振兴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已成为国内音乐界人士讨论研究的话题。 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就如何在我国的中小学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内涵做了阐明,尤其在民族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中,强调了民族音乐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中小学实施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对几所中小学的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情况:仅有22-30%的同学喜欢民族音乐,7-27%的同学喜欢乡土音乐,13-23%的同学对戏曲感兴趣,13-18%的同学喜欢听京剧。本文通过问卷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1、思想观念问题;2、学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社会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又强调了我国中小学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能加强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民族意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念。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中小学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文化基本理念的体现和要求。 通过多半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体会到,要在中小学实施民族音乐教育必须做到:(一)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与相应的音乐教育观。我们要用多元化的观念正确对待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用辨证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本着尊重保持发展弘扬的原则,树立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尊观念,教育学生要尊重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二)确立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引进、挖掘、合理利用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编撰系统的民族音乐教材,建立相应的民族音乐教学方法,确立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三)构建新型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运用一些常规的教学模式外,还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构建新型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推广,真正使中小学生热爱、喜欢、接受民族音乐,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民族音乐教学模式主要有:1、“感染熏陶”式教学模式2、“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3、融合式教学模式。(四)创造良好而浓郁的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民族音乐教育要发展,必须有一个好的环境,通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三种氛围的影响,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五)建立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民族音乐教师队伍。作为高素质的民族音乐教师,要有民族音乐为主体的思想意识,能结合新理念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研究民族音乐理论,担负起弘扬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职责,只有这样的创新民族音乐教师,才能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现象,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不断成长发展。 总之,在中小学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发展我国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还期待同行们多研究一些有关发展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课题,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实现传承民族文化价值做出贡献。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