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河南禹州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物质来源与沉积动力研究

作者: 何忠
专业: 自然地理学
导师: 黄春长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全新世;黄土土壤;物质来源;沉积动力系统;沉积环境;风沙危害;土壤侵蚀
摘要: 本文对淮河上游禹州市扒村一个典型的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观察、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该黄土-土壤剖面的磁化率、粒度等实验数据;分析论证了各项参数指标与黄土-土壤沉积环境演变的关系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重点进行了粒度机械组成及粒度参数(如频率曲线、累积频率曲线、正态概率累积频率曲线、粒度中值、平均值、偏度、标准离差、峰态等参数指标)的分析;对比黄土高原地区陇东XJN剖面、关中盆地西部JYC剖面以及淮河上游地区的新郑PLG剖面,探讨了淮河上游地区黄土-土壤粒度特征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土壤粒度特征的异同,揭示了淮河上游地区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的物质来源及其沉积动力。分析黄河决溢泛滥频率及豫东、豫北风沙危害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人类活动对黄河决溢泛滥,对豫东、豫北风沙危害及其对禹州风成黄土-土壤表土层沉积加速的影响。这对于了解淮河上游地区地表物质组成、粉尘来源及其沉积动力系统,反映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黄河下游决溢泛滥和豫东、豫北风沙危害及沙尘暴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 (1)通过与黄土高原地区陇东XJN剖面、关中盆地西部JYC剖面以及淮河上游地区的新郑PLG剖面的进行磁化率和粒度数据的对比,发现淮河上游地区的两个剖面远比黄土高原地区两个剖面磁化率要小,粒度要粗且分选性差。表明两地的黄土形成具有不同的沉积动力系统,有不同的物质来源。较之黄土高原地区陇东XJN剖面与关中盆地西部JYC剖面,淮河上游地区新郑PLG剖面和禹州YPC剖面风力搬运物质来源更近,风力更为强劲。 (2)淮河上游地区黄土物质来源由近源和远源两部分组成。近源物质是主要的,占优势的,其主要来源于黄河决溢泛滥区沉积的沙质和粉沙质物质,其沉积动力主要是地方性的东北风;远源物质是次要的,其来源于西风高空急流所携带的极细粉尘,其组分代表了本地大气粉尘的本底值。东北向的地方性风系、横贯欧亚大陆的高空西风急流,作为淮河上游地区黄土粉尘的搬运介质共同起作用,形成了该地黄土-土壤沉积序列。 黄河自贯通以来,携带大量的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的泥沙倾泻到下游平原上,河流比降骤然减小,流速减缓,搬运动力减弱,大量的泥沙堆积于河床中,以致河床越堆越高,成为“悬河”。此后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泛滥在淮河上游地区形成了大片的冲积扇和泛滥平原,为淮河上游地区黄土的形成提供了近源物质,这些物质经过地方性的东北风的搬运、分选、沉积形成了淮河上游地区厚度较大分布连续的黄土,其与豫东、豫北平原风沙土属于同一风动力系统,本质上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形成的次生黄土。 (3)淮河上游地区黄土形成机制的认识。频繁的改道、决口、泛滥在豫北、豫东平原上沉积了大量的黄河泥沙,在冬、春季节,干燥、松散的黄河泥沙在平原强劲的东北风吹扬下,形成沙尘暴,粒径较粗的沙级颗粒以跃移和蠕移的方式被就地搬运,形成风沙流,向西南方向移动;粒径较细的粉沙级颗粒以悬移状态被扬起、搬运、最后沉降在距离来源区20-150km的外围。经过风力长期的塑造,前者形成具有沙丘、沙垄等形态的风沙地;后者在高空西风急流所携带极细粉尘的加入和风尘沉积区物理、化学、生物参与成壤改造作用下最终形成沙质黄土-土壤剖面。 (4)通过对比禹州YPC剖面的粒度特征与沉积速率,分析黄河决溢及豫东、豫北风沙危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黄河中游人口增加及其对土地覆被的破坏导致了入黄泥沙的增多,从而使黄河下游沉积速率增加,黄河河床不断被抬高,黄河决溢泛滥的频率大大增加,黄泛区的范围不断扩大,物质不断更新,为豫东、豫北风沙危害和沙尘暴带来丰富的物质,下风向的禹州风成黄土-土壤沉积速率也因此大大增加。同时黄河下游人类活动的增强,对已固定风沙地上植被的破坏也使其活化,增强了豫东、豫北的风力侵蚀,带来更多的风沙危害和沙尘暴天气,也加速了禹州风成黄土-土壤的沉积。因此要减少豫东、豫北的风力侵蚀和风沙危害,一方面必须做好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另一方面也必须做好黄河下游的沙地沙丘的固定及土地覆被保护。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