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的比较

作者: 马聪
专业: 音乐学
导师: 聂英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曲艺;曲艺音乐;京韵大鼓;西河大鼓
摘要: 鉴于目前中国传统音乐日渐消沉的现状,笔者萌发了写作此文的意图。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多数人对“曲艺”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相声、小品、评书、杂技上,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曲艺音乐”这一部分,还有青年人对于黑人说唱音乐(RAP)的盲目崇拜,这些都需要我们回归“母语音乐”系统,因为,不了解本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其音乐素养是不够全面的。曲艺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薄弱的环节,历史资料匮乏、传承者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千百年来口传心授的学习模式、演员需同时具备多方面的素质、研究者为数不多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造成曲艺音乐大量的流失和消亡。所以,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研究这一文化瑰宝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别从历史渊源、文学、音乐等三个方面对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这两种鼓词类曲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综述、归纳,最后通过二者的共性与个性总结出未来曲艺音乐的发展方向,希望可以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在鼓词类曲种中,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是较有代表性的两个曲种。二者均主要流传于河北省,但风格特点完全不同。自进入城市以来,京韵大鼓便是上层权贵欣赏的艺术,无论是唱词、唱腔、甚至演员的衣着打扮、举手投足都透露出一种贵族之气,与下层市民欣赏的趣味相去甚远;西河大鼓则一直在民间流传发展,二者同属于鼓词类曲种这一大家族,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过程,共同的演唱形式,共同的书目,相似的唱腔结构,但由于方言和曲调等差异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分析总结二者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及相同和不同的原因,对于日益枯萎的中国传统艺术是相当必要的。总结原因及发展规律,我们才可以更好的为传统艺术寻觅一条适合于当今社会上的生存道路,使我国音乐宝库中的这颗硕大而璀璨的明珠愈发绚烂夺目。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