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引俗入雅”——雅、俗文化对流中的唐英戏曲创作

作者: 胡婷
专业: 中国古代戏剧史
导师: 祝普文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
关键词: 清朝时期;昆曲作家唐英;戏曲创作;雅俗共赏
摘要: 本文论述了清朝时期昆曲作家唐英戏曲创作。清乾隆年间爆发的“花雅之争”,是中国历史上“雅”文化同“俗”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在这次交锋中,被抑郁数千年之久的“俗”文化,第一次在戏曲领域寻找到了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并一发不可收拾。“花部诸腔”最终凭借自身粗糙强健的生命力,战胜了雅文化的代表——昆曲,打破了曲坛一枝独秀的局面。昆曲虽然结束了曾经辉煌一时的鼎盛局面,文本创作也陷入了低产期,但就在同“花部诸腔”交锋冲突的过程中,一些昆曲作家也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花部诸腔”的诸多优长,创作出了一些雅俗共赏的好作品来。昆曲的表演形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昆曲表艺术的最后一个发展高峰期——“乾嘉传统”正形成于此时。唐英就是这一时期积极向“花部”学习的昆曲作家代表,他“从戏曲的实践出发,顺应戏曲发展潮流,走着一条昆曲俗化的道路”,试图采用“引俗入雅”的方式,改造昆曲。稍后于唐英创作期出现的京剧创作,同唐英的戏曲创作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是唐英的昆曲或是京剧,都积极改编了不少当时流行于曲坛的“花部”剧目,都保留了不少“花部”戏剧中的优秀唱段。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同一时期,像唐英这样自觉走上昆曲通俗化道路的封建文人少之又少,“昆曲通俗化”的历史进程,未能顺利推行下去。文辞晦涩,篇幅冗长的昆曲,日渐式微;而善于吸收民间“俗文化”艺术优长的京剧,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昆曲、京剧两厢对比,不难看出,“引俗入雅”的戏曲创作观绝对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也是值得今天的戏曲工作者借鉴、学习的。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