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赵忠诚 |
专业: | 广播电视 |
导师: | 李茂民;杨永军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山东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影视剧;红色精神;人物形象;创作动机;小说版本 |
摘要: | 当下进入消费时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传统观念、民族精神受到青年一代怀疑。研究《铁道游击队》的谱系就是为了凝聚目光,融铸真正的文艺经典,扩大作品在当下的影响,促进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红色精神接受与传播,使作品中的红色基因能够一代代发扬和传承下去(绪论)。 作家知侠自小无意为《铁道游击队》创作进行各种准备,一旦创作时机允许,在创作动机的诱导下作家发愤著书。每一个人都为完成一件伟大事业而生,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在点滴时间淬炼中获得了艺术生命的长青(第一章)。 《铁道游击队》小说是知侠根据自己多次采访的素材,借鉴传统小说的结构模式写就的。当事者口述资料的细节矛盾为知侠的创作提供了书写空间。他选取实有其原型的人物和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在写作时,他采用了“事件可失实”的创作方式。老队员后来讲述铁道队的故事时,他们不自觉地借鉴小说的情节,艺术和历史在双向流动呈现相互借鉴之势(第二章)。 小说创作出来后,文本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个体,由于作者文学素养的提升和政治风向的不断转变,小说进行了多次大的修改。除了正文本的变化,副文本也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时代印记。小说共形成了七个版本,这些版本成为了铁道游击队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三章)。 小说《铁道游击队》在一个甲子的时光流转中被改编成五版影视剧,较之原作发生了“剧”大的变化,有时代的原因、主流的原因、大众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第四章至第八章)。小说和影视剧中的妇女的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们在不同作品中形象的变迁,建构起铁道游击队女性形象谱系,女人撑起半边天(第九章)。 从抽象的小说到具象的影视剧,《铁道游击队》们仍然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支撑我们的党和人民由一个胜利迎接下一个胜利。但这些作品还远不够,因为铁道游击队系列作品还很多(比如连环画、京剧、舞剧以及正在拍摄的三个影视剧)将留到下一步进行研究(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