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莹莹 |
专业: | 音乐与舞蹈学 |
导师: | 王晔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拉赫玛尼诺夫;变音技法;钢琴前奏曲;音乐创作 |
摘要: |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音乐创作涉及的领域十分丰富,涵盖了钢琴、室内乐、歌剧、交响乐、合唱、歌曲等多种体裁。在众多的体裁中,钢琴作品的创作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共创作了24首《钢琴前奏曲》,这套作品由《升c小调前奏曲》(OP.3之2,1892年),《十首前奏曲》(OP.23,1902—1903年)和《十三首前奏曲》(OP.32,1910年)集合而成,分别属于作曲家的不同创作阶段,是拉赫玛尼诺夫具有重要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也是作曲家整个创作生涯中的一个缩影。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缘由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研究综述进行论述;第二章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及其变音技法,对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钢琴前奏曲》的音乐创作以及变音与变化音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三章《24首钢琴前奏曲》的变音技法,这一章节是论文的重点,对作品中的变音技法进行详细地分析,分别从离调变音、调式交替类变音、变音类变音以及装饰性变音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第四章《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特征,分别从调性布局、主题发展手法以及和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本文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乐谱为研究对象,以和声技法为主要视角,将变音技法作为研究范围,通过对《24首钢琴前奏曲》变音技法的细致分析,结合其调性布局、主题发展手法以及和声等方面的特征,感知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