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苗苗 |
专业: | 音乐 |
导师: | 梁梅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演奏技巧 |
摘要: | 贝多芬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之一,他的作品广泛流传,他创作的体裁丰富多彩,包括交响曲、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他是一位继承了古典主义传统并且开创了浪漫主义时代的先驱人物,他在器乐作品的创作中对后世的贡献卓著,他的32奏鸣曲是如今学习钢琴的人所必修的教材,他对和声、力度、节奏、调性的把握可谓出神入化,他那带有情绪化的创作思维极大地丰富了乐思,给后世演奏他的作品风多的发挥空间,他在协奏曲的创作中,虽然数量不及莫扎特,一共只发表了五首钢琴协奏曲,但是他的后三首协奏曲都堪称经典,特别是第五钢琴协奏曲君王更是气势磅礴,引人入胜。本文将论述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虽然这首协奏曲是他早期的作品,在写作手法、音色、和声、结构等方面都具有模仿海顿、莫扎特的痕迹,但是一些段落也出现了贝多芬式的突发奇想,尽管这样的突然转化在当时还令许多听众感到困惑不解,但是并不影响这首作品成为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虽最早出版,但是实际完成却比第二钢琴协奏曲晚三年,因此在写法上要成熟许多,运用了定音鼓、小号和单簧管等乐器,他在第一乐章是非常莫扎特化的,在演奏上,要按照古典主义公认的演奏手法来处理,特别是对节奏的把握要很准确,不鼓励太过于夸张的大段渐强渐弱的处理,在音色的把握上也是主要运用指尖的力量,保持手臂与琴键之间不要有压迫的感觉。第二乐章就出现了一些带有即兴趣味的朗诵,这一章是个慢板,要尽可能的抒情优雅,把气沉下来,有歌颂赞美的感觉。第三乐章比较幽默诙谐,速度比第一乐章要快,第一乐章是朝气蓬勃的,而第三乐章却是风趣、快乐的曲风,节奏上要尽可能的紧凑,技巧性较强。在这一乐章中出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在一个越来越集结出紧张气氛和力度后突然有一个长休止,这在贝多芬成熟期以后经常见到,但是对于莫扎特、海顿的古典乐派曲风盛行的当时却从未有过,这是贝多芬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