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汉语可能补语教学设计

作者: 李旭
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
导师: 程书秋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可能补语;语言类型学;语用偏误;教学设计
摘要: 汉语“可能补语”是汉语中有别于其他语言的一种语法结构,因此外国留学生习得起来难度很大。本文首次提出在类型学视角下进行汉语“可能补语”的教学设计,目的是希望利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视角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和教学思路,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华文所独”的特殊结构。
  因考虑到留学生习得汉语“可能补语”易产生偏误,所以本文首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留学生习得汉语“可能补语”偏误情况,着重分析偏误类型与偏误产生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汉语“可能补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而构想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旨在为今后的“可能补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概述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立足于汉语“可能补语”的本体研究,阐述汉语“可能补语”的句法、语义特点,对汉语“可能补语”与“能VP”结构的差异以及汉语“可能补语”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的不对称性表现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考察。
  第三章,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汉语“可能补语”习得偏误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其偏误成因进行分析。
  第四章,在偏误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以《京剧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为例进行汉语“可能补语”的教学设计。
  最后为结语,总结出汉语“可能补语”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