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戏剧厅混响时间和响度的优选研究——以京剧为例

作者: 杨娇娇
专业: 建筑学
导师: 马蕙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天津大学
关键词: 混响时间;戏剧厅;音质评价;声场环境
摘要: 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其中京剧是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剧种,被视为国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随着人民生活、文化修养以及观赏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京剧演出场所的音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厅堂的音质效果与厅堂设计的客观声学参数有关,但目前对于京剧适合在一个怎样的声场环境下演出却没有系统的研究,客观声学参数的建议值也缺乏理论探讨。因此,本文的主旨是探索适用于京剧演出厅堂的客观声学参数的主观优选值,其结果将有助于指导京剧演出厅堂的音质设计实践。
  本文首先通过对京剧音质评价的主观调查,发现观众欣赏京剧时更喜欢声音具有清晰度、丰满感和嘹亮感,这些主观参量与客观声学参数中的混响时间密切相关。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观众普遍认为京剧演出时乐器音量过高,不仅降低了演员演唱的清晰度而且过高的音量让人听起来不舒服。所以本文选择混响时间和响度这两个声学参数对其开展实验室主观优选研究。
  其次,在半声室内录制不同行当、不同演唱速度等的10个京剧片段的干信号,并通过 Odeon软件的可听化技术将模拟得到的6个不同混响时间的脉冲响应分别与干信号卷积后得到实验样本。在半消声室内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混响时间优选实验,被试分为两组,分别是有多年听戏经历的经验组和代表普通群众的普通组。实验结果表明适合京剧演出厅堂的混响时间优选范围为0.2~0.6s。
  最后,在混响时间优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度优选实验研究。以男、女声2个京剧片段为实验素材,采用成对比较法对具有4个不同平均声压级的实验样本进行主观优选比较判断。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声压级的最优值为70dBA,优选范围是70~73dBA。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