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帆 |
专业: | 风景园林学 |
导师: | 刘破浪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关键词: | 公共活动场所;设施整合;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
摘要: | 传统节日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个将传统文化习俗走向现代的“活”的展示平台。活动场所是传统节日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只有合理设置活动场所才能保证传统节日的顺利举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节日受到来自国外节日、网络新兴节日、快节奏生活的多方挤压,面临着生存危机。 本文以洛阳市传统节日公共活动场所的设置研究为题,首先从活动场所设置的角度出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场所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从三个角度对传统节日公共活动场所进行了分类,总结出了节日场所设置的相关原则,提出了传统节日公共活动场所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需要满足的功能要求。根据城市公园人均面积的指标提出计算节日公共活动场所面积需求的方法,再在公园设施的基础上提出节日公共活动场所所需的设施内容和要求,并针对安全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管理方法。 其次对洛阳市内影响较大的牡丹文化节、元宵节、庙会的活动场所进行了现场调查、图片资料收集,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调查问卷发放的方法,总结出现阶段洛阳市传统节日公共活动场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再根据场所调查统计的数据结果得出洛阳市牡丹文化节所需扩大的节日公共活动场所面积,综合洛阳市牡丹文化节场所的分布现状,提出场所扩建的选址和面积要求,并对市区范围内的牡丹文化节场所进行特色发展趋势的系统性布局,将牡丹文化节固定场所与其他节日临时性场所相结合,提高场所的利用率。最后从洛阳市节日场所面临的问题角度发出,为洛阳市城市传统节日场所的设置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建设要点,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论文从节日公共活动场所角度提出整合城市公共空间的新思路,城市可依据游人容量的计算方法科学得出节日场所建设的相关数据,为传统节日公共活动场所的设置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撑,有助于科学规划建设传统节日文化特色城市和保障城市传统节日文化的顺利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