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环境因子对棘颊雀鲷的产卵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 王珊珊
专业: 农业推广
导师: 罗海忠;宋伟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浙江海洋学院
关键词: 棘颊雀鲷;胚胎发育;环境因子;海水观赏鱼;规模化养殖;人工育苗
摘要: 棘颊雀鲷(Premnas Biaculeat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雀鲷科(Pomacentridae),棘颊雀鲷属(Premna),俗名透红小丑,体长10~15cm,全身紫褐色,是小丑鱼的一种。此类鱼身上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小丑,所以俗称“小丑鱼”。小丑鱼多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较温暖的水中,与海葵共生,因其美丽的外观而深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在观赏鱼交易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海水观赏鱼为野生捕捞,由于过度捕捞,海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小丑鱼数量日益锐减,菲律宾及海南海域的小丑鱼濒临灭绝。因此,小丑鱼的人工化、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迫在眉睫。国内外学者对公子小丑鱼、红小丑、双带小丑的人工化、规模化养殖技术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而关于棘颊雀鲷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的详细报道及温度、光照、盐度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研究棘颊雀鲷的胚胎发育,旨在掌握其发育特点和生理生态条件,以期为棘颊雀鲷人工育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对棘颊雀鲷繁殖的影响,试验亲鱼引进于印尼,选择健康体表无外伤且性成熟个体配对,配对成功后饲养于循环水族中,实验设24℃、26℃、28℃、30℃四个温度组,10h L:14h D、12h L:12h D、14h L:10h D三个光照组,光照强度为1000lx,对棘颊雀鲷的亲鱼产卵周期、受精卵孵化时间、孵化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棘颊雀鲷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为26℃~28℃,最适光照条件为14h L:10h D。
  为进一步探索棘颊雀鲷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在试验水温范围26~27℃、盐度25±1的条件下,对棘颊雀鲷的胚胎发育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棘颊雀鲷的受精卵呈椭圆形,长径1.99mm,发育过程分为10个阶段: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孵化期,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的颜色逐渐加深,至孵化期受精卵颜色变浅至透明;受精卵历时154h孵出,初孵仔鱼全长3.6±0.1mm。
  同时,本文还研究了不同盐度对棘颊雀鲷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设0、5、10、15、20、25、30、35、40九个盐度组,在水温(26±1)℃条件下,观察各盐度组棘颊雀鲷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并对受精卵的发育时间、各时期成活率、孵化率、畸形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盐度组25、30的受精卵孵化率最高,分别为(78.6±0.6)%、(82.0±0.2)%。盐度组25、30的受精卵畸形率最低,分别为0.8%和1.0%,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盐度30、35的孵化时间最短,约为152h,盐度30、25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3.4%、73.7%。研究认为,棘颊雀鲷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5~30。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