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天艺 |
专业: | 戏剧与影视学 |
导师: | 孙俊士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山西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徐慕云;戏剧理论;演员价值;美学本质论 |
摘要: | 论文就民国戏曲评论家徐慕云的戏剧理论进行了研究,选取徐慕云戏曲评论、戏剧史及戏剧美学观、京剧理论观三个角度为研究方向,主要依托徐慕云发表的报刊类文章、《中国戏剧史》、《京剧字韵》、《梨园影事(外二部)》等材料,通过对徐慕云主要论著的集中研究,从“全”和“细”两方面着手,对他的理论性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整合、评述和分析。 徐慕云以“以人为本”为理论及实践基础,就戏曲虚实中的“象”与“像”提出了“化境者”的概念,关注到行当间的“主”与“配”问题,对戏曲存疑名目进行了辨析,他极其注重演员的价值并详细关注到各地方戏及伶人、戏剧之组合,将话剧、宫廷戏放入戏剧史中,形成了他独特的史观视角。他的戏剧本体视角转移到舞台,提出了“遗貌取神”的美学本质论和“歌舞并重、传神写意”的美学形态观,并在中西剧评价与比较基础上,关注到中国戏曲之于世界的发展,提出了戏剧改革的“利器说”及具体的改良、办学方法。徐慕云的京剧唱念音韵及行腔研究引进了语言学,得出了“以‘字’为主,以‘腔’为宾”、“重发声、次归韵”、“字韵由音出,音发乎于情”等观点。论文着眼于以小见大,试图通过徐慕云的戏曲理论,找到其理论的独特价值及在学术界的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