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政府环境审计研究——以“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审计为例

作者: 林业进
专业: 会计
导师: 余怒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
关键词: 环境审计;环境资源价值;水污染;环境保护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现在我国西北、北部沙尘暴正在加剧,东南沿海台风越见频繁,我国普遍出现水质继续恶化,缺水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被污染空气、固体废物所笼罩和包围,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2015年2月28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横空出世,一时之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权衡问题突显得十分具体。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仅危害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灾害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系列问题日益引起各国关注。本文认为,开展环境审计成为遏制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构开展的政府环境审计是目前三大环境审计手段中最重要的手段。
  理论方面,政府执行环境审计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我国来说则是刚刚涉足的领域,由于起点较低,基础薄弱,很多理论问题至今还在探讨研究之中。政府审计部门是国家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之一,从贯彻执行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和坚持环保基本国策的高度,开拓进取,促进审计工作与改革和发展要求相吻合,积极探索深化政府环境审计的新方向。实践方面,积极试验环境审计的内容、依据等方面,为政府审计深入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起推进作用,对于我国审计事业发展乃至全球的环境管理状态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政府审计中,政府环境审计初出茅庐,利用实证案例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并参照国外先进经验与发展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解决对策,对于促进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选题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在写作过程中,研读了环境审计的文献资料,借鉴前人优秀的研究成果。在整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三河三湖”具体案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比分析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阐述本文写作意义,梳理目前国内外政府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现状并作文献综述,再阐述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环境绩效相关理论分析。从公众受托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阐述政府环境审计的视角,为本文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铺垫。第三部分,国内、外政府环境审计现状的回顾,再进行二者的对比,了解政府环境审计的审计环境,以此参考借鉴意义。再而,根据现状分析政府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成因分析。第四部分,对“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审计案例分析。从案例展开阐述案例的“项目概述”、“项目审计程序”、“项目审计结果及建议”,并在本文中从审计作用、审计资源、审计力度、审计整改执行力等方面,重点总结“项目案例评价”。并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分别从审计部门的可控问题和不可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解决我国政府环境审计问题。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