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清代四川庙会地理分布研究

作者: 牟旭平
专业: 历史地理
导师: 马强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大学
关键词: 清代四川;庙会;地理分布;道德风俗;审美趣味
摘要: 庙会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凝聚了各地人民的思想情感、道德风俗、审美趣味和民族特色。明清时期是庙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内容丰富,规模空前。清代四川地区庙会是中国传统庙会较为典型区之一,民族、移民、地缘等因素造就了其典型性。庙会作为空间实体,具有其时空特性,本文就从历史地理角度来展开对清代四川庙会的研究。
  文章由绪论、正文、结语等部分组成,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阐释了本文选题的学术意义与研究方法,系统回顾了学术界对传统庙会的研究状况。同时,还说明了资料的来源情况与“庙会”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分别讨论了清代四川佛教类、道教类、民间信仰类庙会的地理分布问题。对具体庙会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同一种庙会的活动内容,二是同一种庙会的活动内容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三是复原出同一种庙会的地理分布。
  第二章探讨了清代四川四个区域内特有庙会的分布情况,体现了各区的区域特性。同时,从庙会的娱乐和商贸功能来透视各区之间的区域差异。从娱乐方式上来说,清代四川庙会以演戏为主,巡神为辅。从地域分布上讲,川西盆地的庙会娱乐性盛于其他区。川东区多演戏而少游神,川南区重游神,轻演戏。从庙会市场上看,川西盆地区的庙会市场最为兴盛,其他各区商贸功能均不太强。
  第三章剖析了庙会会期的月份分布特点和数量分布特征。二月和六月举办庙会次数最多,十一、十二月办会最少。清代四川庙会数量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带状和散状分布的特征。北起江油南到乐山这一条带状,是庙会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川东、川南、川西高原等地区呈现出比较分散的特征。在分散特征下,川南叙州府的东南部和泸州的西部地区呈现出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
  结语部分还指出了庙会的区域差异性还可以从地缘和民族两个因素分析,地缘因素不仅和民族因素交织在一起,还与移民因素相互关联。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