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运河文化带上的北仓少练老会研究

作者: 韩洪芬
专业: 运动训练
导师: 杨祥全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天津体育学院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北仓少练老会;体育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为天津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天津的发展、繁荣过程中,北运河畔的北仓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文化之乡”、“武术之乡”。而建于明未清初距今已三百年历史的民间群众习武组织“北仓少练老会”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北仓少练老会已经是天津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在增强人民体质、抗击外敌侵略、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北仓少练老会缺乏系统地整理、钩沉与研究,本研究试图弥补这一缺陷。目前来看,还没有与此相关研究,因此可以说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本文基于大运河文化保护背景下,来考察特定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仓少练老会的保护和传承发展。本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为基本方法,并结合访谈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外的保护经验,拟对天津北仓少练老会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梳理和细致研究,从运河文化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探讨其发展及技术传承的状况,并分析影响少练老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积极有效地保护与发展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如下方面:
  1、北仓少练老会是运河文化带上的民俗遗存
  大运河的开通,为交流南北文化起到重要作用。天津作为运河文化带上的城市明珠,也因历史文化的积淀而拥有丰富的运河文化遗存。在历史上,北仓以民间花会著称,曾有72道皇会之盛。如: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随驾狮子会,还有建于明末清初的北仓少练老会、凌云高跷会和建于清代的八蜡庙小车会及北仓京剧团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2、北仓少练老会是天津体育民俗文化不可忽视的的标志性文化印记
  北仓少练老会伴随着天津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天津体育民俗文化不可忽视的的标志性文化印记,在2007年它被列入天津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予以重点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天津地域文化生命的密码,承继着特定组织或群体的文化特性,对促进天津地域文化群体间的认同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3、北仓少练老会发展不容乐观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中,北仓少练老会也同其他传统民族文化一样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的考验。近几年少练老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会内成员大量流失,平日习武少年练习时间难以保证,习武的热情也在逐渐减退,这严重影响了少练老会的发展,也影响了拦手门武术的技术传承。
  4、对北仓少练老会的保护建议
  加强天津市相关政府部门对北仓少练老会的关注程度,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挖掘、整理北仓少练老会的历史资料;加强对北仓少练老会的传承人保护;加强对北仓少练老会的媒体宣传;扩大北仓少练老会的参会人数规模;加强北仓少练老会的对外交流活动;加强北仓少练老会师资力量。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