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民间信仰与村落社会研究——以山东省青州市井塘村为对象

作者: 李汝宾
专业: 中国民间文学
导师: 叶涛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大学
关键词: 民间信仰;村落社会;人生礼仪;文化变迁
摘要: 民间信仰是以中国广大农村为背景的民间传统与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民间信仰不能离开民间信仰所生存的村落,村落作为长期生活与聚居的地理空间,它的发展伴随着我国整个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过程。近三十年来,民俗学对于民间信仰特别是香社的研究集中在庙会上的比较多,单纯的对一个单独的村落内的小众的香社与村落内的庙会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了一个独立村落中的两个香社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又以一个老人的葬礼为例对村落人生礼仪中信仰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虽然研究和分析的并不够深入,也希望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空白,为以后的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学术资料。
  本文在井塘村村落民俗志的基础上展开,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并着力分析了民间信仰、村落关系、村落家族以及有关井塘村自身的相关学术史研究现状,本章最后介绍了资料收集的状况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在第一章中,通过井塘村的一个传说故事和一条村落古道介绍了井塘村村落的历史沿革。在这个基础上,描述了井塘村所处的空间地理环境,生产与生活,经济与社会的现状,全方位呈现了一个活态的井塘村。
  第二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之一。这一章描述了井塘村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活动,并分别对四季社当社活动、玉皇社当社活动两个香社活动以及关帝庙、龙王庙、土地庙的开光仪式及关帝生日祭祀活动两个庙会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记录与描述,并分析了这几个香社与庙会活动的特点与差异。在这些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香社及庙会活动随意性、世俗性等特点以及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香社的特点。
  文章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与神灵沟通最为直接的纽带——“佛”。对佛的分类、来源以及吟诵形式作了详细的介绍,举例说明了在日常祭祀仪式中佛的运用与作用。通过对佛的描述,分析了井塘村的念佛仪式已经是由“非常”走向了“日常”。
  第四章也是本文重点论述的章节之一。本章在介绍井塘村人生礼仪的基础上,对一个老人葬礼的流程以及葬礼过程中诸多象征性、表演性的仪式,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表述符号与行为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民间信仰在个人人生仪式(葬礼)中的体现及对个人的人生礼仪的影响。本章最后通过描述葬礼上互助、随礼与乡祭的仪式分析了礼物与互惠语境下的村落关系。
  文章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与思考部分,本部分结合前文描述分析了井塘村民间信仰空间的重构与民间信仰变迁,分析了民间信仰影响下的村落公共生活,得出了民间信仰重构与民间信仰变迁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民间信仰是村落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村落公共精神隐喻的结论。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