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Masquelet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后大段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 杨孔贺
专业: 外科学
导师: 潘志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浙江大学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慢性骨髓炎;大段骨缺损;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后大段骨缺损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例慢性骨髓炎后大段骨缺损患者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37-72岁,平均56.5岁。骨缺损长度5.4cm-11.2cm,平均7.1cm。所有患者均采用Masquelet技术分2个阶段治疗:第1阶段先要进行彻底的清创,外固定架或钢板外固定固定患肢,将混有10%万古霉素或泰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塑形后填充于骨缺损部位,最后无张力关闭创面,第2阶段,切开并逐层分离软组织后,小心切开诱导膜,取出里面的骨水泥,然后在诱导膜腔里充填移植骨,逐层关闭。记录患肢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及功能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3~16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切口4例愈合,无再发切口感染,无再发骨髓炎征象,无供区并发症,无术后再发骨折发生等需计划外手术。4例最终采用外固定架2例,钢板外固定2例,1例植骨中加入BMP。1例骨已愈合,患者影像学上示少许横向移位伴畸形愈合,未予特殊处理,功能良好,末次随访时,可完全负重行走,步态基本正常。1例影像学上骨已愈合,创口愈合良好,无疼痛,目前可拄拐部分负重行走。其余2例,影像学上可见骨痂生长,末次随访时,创口愈合良好,可拄拐部分负重行走,无疼痛。
  结论:Masquelet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长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问题,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特点。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