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晶 |
专业: | 民俗学 |
导师: | 段友文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山西大学 |
关键词: | 长城沿线古村镇民;民俗文化;文化空间;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
摘要: | 山西省是我国古村镇分布最集中的省份之一,主要分布于“三河一关”四大空间地域。目前,对“古边关”地区,即晋北内外长城沿线和东部太行山区一带的古村镇研究比较薄弱。我国内长城的一多半分布于山西省,其中设在内长城上的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都在本省境内,因此研究内长城沿线古村镇是山西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以雁门重镇阳明堡为个案研究晋北内长城沿线古村镇民俗文化的保护策略,共分五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主要概念等内容,是全文的背景支撑和研究基础。第一章至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一章探讨晋北内长城沿线阳明堡古镇的形成与变迁,首先概述明代的内长城及雁门关的地位;其次探析雁门重镇阳明堡因军事防御而形成、发展的进程,最后分析它由军事重镇向商业集镇演变的历程。第二章分析了军事战争对阳明堡古镇民俗生活的深远影响,并对古镇庙会文化、羊舌信仰文化作了详细考究。第三章对阳明堡古镇的刘氏、贾氏家族文化与商业文化作了详细阐述。第四章力图探索雁门文化圈视域下阳明堡民俗文化的多维保护模式,首先分析阳明堡古镇民俗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其次指出应将古镇置放于雁门文化圈视域下进行保护,依托名关名城打造民俗文化名镇;最后立足于古镇实际情况,提出将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相结合的多维保护模式。 本文以雁门重镇阳明堡为个案研究,试图探索晋北内长城沿线古村镇民俗文化的保护策略,首先应依托边关、城市打造边关民俗文化名村镇,形成三位一体的整体保护格局,其次提出将古村镇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相结合的多维保护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