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旗袍设计研究

作者: 郭媛媛
专业: 美术学
导师: 陈伟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旗袍设计
摘要: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典型服装,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体现,并被作为当今世界所认可和推崇的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
  对于中国的时尚之都——上海来说,20年代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时期,作为重要通商口岸之一的大都市,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碰壁、西学东渐和潮流变动,上海出现了许多西洋器物,例如针和缝纫机的出现,代替了传统女工的缝制方式。上海女性服装显现出多元性特征。市民审美方式变迁,人们的穿着不再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开始接受外来新服装样式。月份牌画、《玲珑》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推进了新式服装发展,并产生了中西合璧的穿着样式,随即产生了中西合璧的典范—旗袍,在款式上与材质上都不同以往。虽然不同阶级身份的女性的服装款式与材质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以旗袍为主。这种以旗袍引领女性服装时尚的潮流,带动了中国各地服装经济的发展,改变了20世纪初中国的时尚风貌,对现代服装的设计有深远意义。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中国对外最大的通商口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发源地,也正是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产生了具有现代性与时尚并存的审美观,由此产生中西合璧的旗袍新样式。全国各地极力模仿上海地区旗袍样式,其中的设计理念耐人寻味。
  西方人对旗袍这一中国民族性服装的设计大为赞赏,做设计中的再设计,旗袍成为中国符号的代言。当今世界上仍然流行着一股怀旧的思潮,设计依然植根于传统文化,重视传统已然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概念,中国传统设计是我们在设计创新不变的的灵魂,旗袍在当今社会上仍然屹立不倒与其设计理念息息相关,值得研究。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