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若之 |
专业: | 文艺学;比较文艺学 |
导师: | 苏桂宁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暨南大学 |
关键词: | 《北洋画报》;中国服饰;时尚审美;女性形象 |
摘要: | 创刊于20世纪初的《北洋画报》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扇窗口。本文通过对《北洋画报》中电影明星、名媛闺秀、服饰广告、时装画设计、服饰评论等诸多服饰时尚内容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拟展现或还原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民众的服饰审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的变化。 《北洋画报》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繁荣-衰弱的历史轨迹。它以“传播新时事、提倡新艺术、灌输新知识”为办刊的宗旨,而一报多刊、女性视角、广东情节则是它的特色所在。透过《北洋画报》中所展示的中西服饰,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中西审美的观念、价值理念、消费观念的差异。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以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仍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与特色。民初的改良式汉装、剪裁得体的旗袍以及缀上蕾丝边的洋装,已逐渐为国人所接受。换句话说,西方流行时尚与中国民族传统服饰的交锋,创造出既具有现代性特征又不失民族性的服饰,旗袍和中山装便是最典型的代表。20世纪初现代的消费观念的兴起,服饰作为商品通过图像推广得到广泛的传播。现代时装这个专属名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产生了一群时尚先锋。在世界女性主义的潮流中,中国妇女逐渐展示出来的新女性形象,表明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状态。而由之产生的躯体审美和欲望审美也同样表现在服饰时尚的讨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