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华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徐晋山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山西大学 |
关键词: | 贝多芬;钢琴;大提琴奏鸣曲;音乐创作;作品演奏;音准控制 |
摘要: |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时期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整个音乐史的发展长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贝多芬身处欧洲动荡的年代,剧烈激荡的社会变革与坎坷的人生经历深深的影响着他和他的音乐创作。在贝多芬众多的伟大作品中,以第二、第三、第四钢琴与大提琴奏明曲为代表的五首作品在大提琴领域里一直被视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佳作。因此从贝多芬所处的时代环境与其人生经历出发,对这三首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体会、把握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将会对我们完美演绎这三首作品大有裨益。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作为第一部分的引言是对研究课题选定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陈述。第二部分的正文分为三章:首先,在第一章中分别介绍了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并对当时的时代精神及贝多芬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在第二章中以第一章的内容作为背景,分别对构成这三首奏鸣曲的材料、调性、结构、发展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这些技术性分析中解析贝多芬在这三首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三章的内容建立在第二章对乐曲分析的基础之上,并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节中,从和声、调性、曲式结构三个主要方面对这三首钢琴与大提琴奏明曲的创作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二节则以对三首乐曲的分析、理解为基础,从音准控制、大提琴的指法与弓法设计以及演奏中的情感投入四个方面,对这三首作品演奏中需要注意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在结语部分中,对整篇文章的论述进行了总结。 这三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作为无标题音乐,因其没有任何的文字提示或形象暗喻,而使得对其情感内容的把握较为困难。我们只能从对乐谱的分析中去寻找蕴含在其中的情感线索。本文以乐谱及相关的史料文献为依据,结合贝多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生平对这三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的材料、结构、调性及发展手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与总结,并对由这些音乐语言所形成的思想情感进行了探究与体会。透过对这三首奏鸣曲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贝多芬在这三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创作特点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对暗含其间的情感内容有较深的体会,进而为对这三首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