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罗雪艳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张碚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南大学 |
关键词: |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俄罗斯音乐;创作风格 |
摘要: | 拉赫玛尼诺夫是浪漫主义晚期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初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中共创作了两首钢琴奏鸣曲,第一首奏鸣曲(d小调作品28号)于1907年创作完成。第二首钢琴奏鸣曲(bb小调作品36号)创作于1913年,与他的合唱交响曲《钟声》(作品35号)出自于同一时期。《第二钢琴奏鸣曲》一共三个版本,拉赫玛尼诺夫于1931年重新修订了这部作品,对其进行了更加严谨的整理与删减。 本文主要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中的核心音调贯穿原则及本体的曲式结构、部分复调及和声因素的简要分析来阐述这部大型奏鸣曲的特点。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章。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作曲家生平、音乐创作总体风格及《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其次概述了“贯穿原则”、“核心音调”及形成原因,对《第二钢琴奏鸣曲》核心音调材料及其在作品的整体与局部中的表现形态进行具体分析与呈示;第三归纳总结出核心音调的贯穿技法及在作品的各乐章中的几种贯穿方式;最后将《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本体进行简要分析与概括:以曲式组合原则为手段对其整体与局部的曲式结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作品织体中的部分复调与和声因素作了简略分析。全文总体从两个大的角度——重点探究作品“核心音调”的贯穿原则与技法特点,其次是对作品本体(即曲式结构、织体中的部分复调与和声因素特点)做了简要分析。以核心音调探究为主,作品的本体分析为辅探析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技法与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