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卓娅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李彦荣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北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鲍元恺;炎黄风情;管弦乐组曲;曲式主题;配器创新;和声复调 |
摘要: | 鲍元恺(1944—),河北青县人,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共创作了四部交响曲《纪念》、《烽火》、《京剧》、《厦门》,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风》,一部清唱剧《禹王治水》等作品。 《炎黄风情》共24首,分别选取了北方的河北、山西、陕西和南方的云南、江苏、四川等省市的流传较广的民歌素材来进行创作,分为《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蜀山歌》《江南雨丝》《太行春秋》6个乐章。 本文以《炎黄风情》管弦乐组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分析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主题、配器创新点、美学意义等方面来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炎黄风情》的真正价值和其艺术定位。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中对选题意义、相关综述、本论题的研究方法及此作品的创新之处进行了概括介绍。正文包括一、鲍元恺的生平简介,并对其创作分期及理念进行了概要介绍。二、对《炎黄风情》组曲各乐章进行曲式结构分析。三、对《炎黄风情》的音乐创作手法(配器、和声和复调特征)进行研究。四、鲍元恺的《炎黄风情》管弦乐组曲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梳理和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