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娜 |
专业: | 专门史 |
导师: | 钟俊昆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赣南师范学院 |
关键词: | 旅游业;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河北井陉 |
摘要: | 在中国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经过改革开放约30年来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初具产业规模形态。旅游业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通过发展国内旅游业可以娱乐调节人的精神、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素质,发展旅游业可以取得经济效益,提高国民经济收入和推动国内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旅游业的稳定、健康的发展,就要深入研究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规律,即需要研究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各要素间等种种关系,从而总结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从低层次逐渐向高层次提升。具体表现是旅游者的目光从观光旅游转向文化旅游,尤其是民俗旅游,他们不再只是满足山色湖光的直观的美的享受,而是倾向去领略某地域风情民族的深刻的文化内涵,陶冶情操和寄托情怀。 再一种表现就是由单一结构向多层次结构旅游转化,即要求旅游同时包括观光和民俗等内容。旅游业的这一发展趋势就要求对民俗旅游的特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以及综合利用各种旅游资源等问题加以深入探讨,本文沿此研究方向努力,企图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民俗资源丰富的河北井陉地区和类似的其他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井陉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其中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较长期的、全面深入的现场调查,详细研究了井陉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克服劣势、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的精神,对井陉民俗旅游业提出了发展策略,同时对其旅游的形象和产品进行了设计。 井陉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约40公里。井陉属半山区,境内山峦散布、林壑优美。已经设置旅游点的风景名胜有苍岩山、仙台山、桂云山等10余处。不过井陉更为独特的是它的民俗旅游资源。井陉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秦朝时就已建为县制,加之地域偏远、群山阻隔,历来是与外界疏于来往。这样的历史、地理条件使井陉成为了具有独特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县域。浓郁独特的风俗、神秘的传说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每年正月份井陉独有的精妙的民间舞蹈——拉花在县城和各大村落的表演,三、四月份苍岩山庙会等民俗活动都吸引来大量观光游客。井陉在1996年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于家村1998年被河北民俗协会评为“于家石头民俗村”,作为民俗旅游点对外正式开放。类似民俗村还有桃花园村和大梁江古村落等。其中于家术以其石屋、石街、石具等全石文化、和谐民风和作为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后裔艰苦创业的精神吸引游客,旅游业发展最为旺盛。年游客约为7000人,门票收入近90000元。而且游客逐年增加。但是目前井陉民俗旅游业还是处于发展时期,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民俗旅游业缺乏完整的管理模式,旅游市场有待开发;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不高;旅游商品贫乏有待设计充实;当地居民旅游业思想观念落后等。 井陉旅游业正在方兴未艾,应当趁此时机对井陉民俗旅游资源加强发掘整理、开发利用,使潜在资源向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转变。为此本文提出下面一些的开发策略。首先要加强政府部门在民俗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对其给予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帮助发展和健全如于家村一类的民俗村。调谐各产业间的关系,使民俗旅游业和其他行业密切配合,稳定发展。民俗旅游业本身要积极开拓市场。民俗旅游内容文化成分占主导地位,隐在的内涵更需要用大力宣传的形式进行介绍,以扩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