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上党地区庙会文化研究

作者: 常潞鑫
专业: 中国近现代史
导师: 武吉庆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上党地区;庙会;民俗活动;价值取向;审美特点
摘要: 庙会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是依附于特定区域、特定场所的集宗教信仰、娱乐活动和商品交易于一体的群体性活动,是某一地区某个时代民间文化的重要标识。上党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孕育出了其特有的信仰民俗和庙会文化,上党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原始文化遗存,对炎帝等古代部落首领的崇拜延续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是庙会文化的延伸。而其结构与功能是我们讨论庙会文化中的一个中心内容。
  本文结合上党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特点,通过对地方志、文献的收集,对上党地区庙会的类型、祭祀活动、和庙会市场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性的概述。
  庙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只有理解与社会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庙会的发展特点。在特点的区域,因环境和文化因素的不同,庙会的发展与分布各有其特色,既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又是庙会研究的起点。讨论庙会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是民俗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庙会的结构是决定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框架,我们在研究上党地区庙会文化的结构时,可以通过其表面结构和深层结构来表现。一切看得着的,例如庙会的形式、组织、表演方式等,都是表面结构;除此之外,还有在历史发展中长期积淀形成的价值取向、审美特点、人伦观念、社会心理等,这些是其深层次的结构。庙会的功能则是指它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对世道人心的作用,庙会最基本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对人身心的作用,二是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上党地区庙会群甚为集中,且呈现出区域性、层次性、集体性的特点,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也造就了它与周边区域不同的庙会文化,分析其特点、发展轨迹、文化品位,顺势利导,合理保护和利用。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