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宗奎 |
专业: | 农村区域与发展 |
导师: | 刘从德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华中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文化产业;旅游资源;人才培养;市场竞争;社会调查 |
摘要: | 浚县商代称黎,西汉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和河南省文化建设先进县,我国儒商第一人——端木子贡的故乡。以子贡为代表的儒商文化;以大侄山、古运河为代表的人文旅游文化;以古庙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石雕、泥塑、古陶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独具特色。近年来,浚县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人文特色,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小商品、大群体”的理念,依托“名人名艺,名胜古迹”,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推动石雕石刻、泥塑、木雕、古陶等民间特色工艺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着力培育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民俗文化产业为支撑,以黄河古陶、泥塑、石雕石刻、柳编等特色文化产品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2008年,浚县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文化发展改革试验区,浚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以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设项目为载体,深入挖掘浚县文化旅游产业、民间特色文化艺术产业潜力,强力推进浚县民俗文化、特色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包装整合浚县文化旅游、原生态民俗文化、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浚县文化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2013年,全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4.8万人,同比增长14%,实现增加值5.75亿元,同比增长12%。但是由于浚县发展文化产业化的意识不强、市场化经营水平不高、规模化程度低以及对文化企业的管理、扶持、服务、指导还不到位等原因,浚县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浚县文化产业的主要优势和存在问题,进一步理清浚县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明确浚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准确把握浚县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浚县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路径,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保护和开发民间传统文化,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促进浚县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一是浚县文化产业现状。二是浚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增强浚县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殷切地希望能通过我的调查,加大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发展基础;抓住浚县文化产业重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视野,开拓思路,积极引进外地先进文化企业,做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为浚县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科学规划,引导浚县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为加快浚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步伐提供参考建议,增强浚县文化产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