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携带流反应器条件下快速热解煤焦孔隙结构试验研究

作者: 杨建成
专业: 热能工程
导师: 孙绍增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键词: 携带流反应器;微量给粉机;快速热解煤焦;孔隙结构;燃烧特性
摘要: 本文针对高温条件下煤的快速热解过程,介绍了携带流反应器试验系统的组成及搭建过程,详细描述了微量给粉机的设计目的与过程,介绍了步进电机及其PLC控制程序。在携带流反应器上获得快速热解条件下不同反应时间、不同热解温度下的石景山热电厂燃用烟煤煤焦试样,采用美国Quantachiome公司AUTOSORB-1-C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获得各煤焦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通过对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形态的分析、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等孔结构参数的计算和分形分析,获得了一些结论。为进一步分析煤粉的热解、燃烧及NOx生成还原机理和数值模拟提供一些基础数据。
  对还原性气氛下所制得的煤焦进行分析可知,随着热解时间的增加,在1250℃、1300℃和1350℃时,煤焦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唯有1200℃情况下所制得的煤焦各项指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热解时间的增加,煤焦比表面积的增大幅度要大于孔容积的增大幅度,煤焦表面分形维数有增加的趋势,煤焦的反应活性将有所提高。快速热解条件下得到的煤焦比表面积和孔容积规律不同于慢速热解条件。在相同的热解时间,1250℃温度水平的煤焦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均大于其它三个温度水平的煤焦,1350℃温度水平的煤焦表面分形维数最大值略大于其它三个温度水平的煤焦,表明制焦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孔隙结构的复杂化,反应活性也会有所增加。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