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峥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肖桂彬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曲阜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桑桐;《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中国音乐;创作风格;作曲技法 |
摘要: | 桑桐(1923年-2011年),中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曲家,尤其在和声教学与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在教学研究之余,不断探索如何在实际音乐创作中将中国音乐元素与先进的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出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专业音乐作品。《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创作于1992年,是桑桐先生钢琴音乐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的五声纵合性和弦及西方近现代和声等作曲技法,可以说它是桑桐钢琴创作的一个缩影,同时这部作品也代表了桑桐先生向大众传递出的他在民歌主题小曲钢琴改编中的音乐创作思想。 本文选择以和声的视角,分别从“调式调性思维”、“和弦结构形态”、“和声进行”这三个方面对九首钢琴小曲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终止式的处理、复调因素及伴奏织体的运用等内容。 论文第一章从调式调性布局特点出发,分析九首小曲中出现的不同的调式、调性呈现手法及转调方式等。 第二章是从和弦材料构成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九首小曲中选出不同性质的、具有代表性的和弦构成形态进行研究,看桑桐先生是如何针对不同的民歌特点选用不同性质的和弦材料进行改编的。 第三章是对作品中和声进行手法的探析,通过民族风格的功能和声进行、和声的线性运动、终止式的处理、不同形式的伴奏织体等方面分析,从而总结出桑桐先生是如何将古典功能和声、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五声性和声相结合,将民歌小曲借用西方乐器钢琴进行阐释的。 结论是对前三章内容进行的梳理与总结,通过以上层面的分析,从中总结桑桐在《民歌钢琴小曲九首》中所运用的和声技法及创作思维,探索桑桐先生是如何在民歌主题钢琴音乐创作中将西方传统和声、近现代和声与中国民族调式旋律相结合,进而创作出具有独特东方韵味的新国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