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邢琼 |
专业: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导师: | 张文娟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曲阜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中国当代小说;同性恋题材;文学创作;文化内涵 |
摘要: | 同性恋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和文化现象,而关于同性恋现象的文学书写也是一种比较边缘化的存在。虽然我国文学史中对这种文学书写从未专门分类提起,但这种独特的叙事题材却一直存在于文学历史的长河当中,由此也可以看出,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不少学者的注意。世界文学史上描写同性恋的作品有不少,我国文学历史中涉及同性恋现象的创作也并不少见,尤其是进入现代以后,该方面的作品数量也不容小觑:从五四时期郁达夫、庐隐、凌淑华等一批作家的创作开始,到台湾的白先勇、邱妙津等作家,再到后来的陈染、林白,以及进入21世纪以后创作力日益旺盛的作家严歌苓、崔子恩等人,这一大批作家都为同性恋文学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创作的同性恋小说也在一定意义上引领人们去认识、以及客观地去看待这一现象。文学作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文学领域对同性恋现象的书写也代表着社会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度,体现了现代社会对这一现象的包容度有了很大提高。 本文通过聚焦新时期以来当代作家们所创作的同性恋题材的小说,对作品中庙会的同性恋状态以及作家们的切入角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细致分析,由此发现: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同性恋现象有着不同的解读,而在小说中对此现象的书写也有着不同的主题:有的描写从抵御外界寒冷而结成的女性同盟中诞生的同性之爱;有的关注同性恋者从最初的无法面对自己的身份到自我解放的实现;还有的作品描述同性恋者在自我认同之后无法直面的现实生存。并且,无论是关注同性恋人群的哪种状态,作家们都着力于对这些人物精神层面的挖掘和描写,还原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伊甸园——一个真实的同性恋世界。在此基础上,本文又进一步探究了作家们进行此类创作的动因以及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传统的性观念以及偏枯的性别文化进行了反叛,并指向深层的人文关怀。由此,本文又分析了当代同性恋题材小说的意义,认为它具有文学和现实两方面的积极意义:此类小说创作大大丰富了当代文学的类型,打破了异性恋书写一统天下的局面,对其进行了开拓与创新;而此类书写中通过对同性恋者比常人更为复杂的内心活动的描写,探索了人本身所面临的生存与情感困境,加深了人对自身的了解,也提升了文学的品质;另外,此类小说的创作对于引领人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同性恋现象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当代同性恋小说创作必将在文学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独有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