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京剧元素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应用——钢琴伴唱《红灯记》之探究

作者: 王寅
专业: 音乐与舞蹈学;音乐学
导师: 徐莉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关键词: 京剧元素;演奏技巧;《红灯记》;钢琴作品;应用策略
摘要: 京剧代表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称之为国粹,它体现了中国人高雅、内敛、持重的品格。2010年11月16日,京剧以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新身份在世界闪亮登场。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它那鲜艳的民族特色、高深的唱词,婉转悠长的旋律是它具有极高的美学成就,成为代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符号。但在改革开放的大条件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被汹涌的西方文化冲击着,京剧的唱词和曲调并不似流行音乐一样浅显易懂,使人们对它的初印象就不感兴趣。京剧演唱家不可能像流行歌手一样开万人演唱会、举办大型签名会,使得京剧少了交流和沟通的桥梁。钢琴伴唱《红灯记》既包含了中国的传统艺术特征,又展现了西方钢琴音乐艺术的显著特点,使中西方音乐艺术在同一个作品中碰撞融合,同时开创了西洋乐器演奏京剧的先河。该作品是殷承宗根据现代革命京剧《红灯记》所改编的,通过“伴唱”的形式,既保留了原有京剧唱腔的旋律,又以西方作曲技法为载体,巧妙地运用钢琴的不同织体、节拍模仿京剧中胡琴的“弓法”和“指法”,成为很多华人演奏家在国内外演出的经典曲目。钢琴伴唱《红灯记》在文化大革命时挽救了中国的钢琴艺术,本文将钢琴伴唱中的不同唱段和样板戏《红灯记》中京胡的演奏技法和板式特征进行对比,对钢琴伴唱《红灯记》的钢琴伴奏织体和节奏节拍进行分析,归纳钢琴的演奏技法,总结了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教学意义,希望在演奏和教学上对今后钢琴演奏戏曲音乐有一定帮助。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