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新世纪十年“中国风”歌曲研究

作者: 连曦
专业: 音乐学
导师: 兰晓薇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流行歌曲;传统戏曲艺术;演唱技巧;通俗唱法;表现形式
摘要: 21世纪初,“中国风”歌曲在大江南北掀起阵阵热潮,尤其在青少年受众中形成广泛影响,它甚至一度被编人中学课本。在众多“中国风”歌曲定义的说法中,被广泛认可的“三古三新”观点。“三古”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三新”即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无论此定义是否科学和全面,我们能从这个解释中看出的是,“中国风”歌曲饱含着古与今的融合,雅与俗的碰撞。
  “中国风”歌曲作为当代流行歌曲的成功典范,其古与今、雅与俗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它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诸多联系上。首先,在配器上,中国风歌曲常选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琵琶和笛子等乐器。在歌曲中,曲作者充分利用这些民族乐器音色独特的表现力来增强歌曲的“中国味儿”。其次,在歌曲的演唱上,中国风歌曲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演唱技巧,如京剧、昆曲、豫剧等。此外,还有一些歌曲中融入了中国民间歌曲的演唱元素。
  “后现代主义”由20世纪60年代发端,经过发展,在90年代成为一只席卷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全球性力量。本文将“中国风”歌曲放在后现代语境中进行探讨,除了时间上的吻合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后现代音乐的诸多特征如解构思想、多元主义、拼贴主义在中国风歌曲中有所表现。从某种程度来看,中国风歌曲更像是拼贴的艺术。以歌曲的配器为例,一首歌曲中既有中国民间乐器古筝、琵琶,又有西方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更有西方流行音乐的RAP风格夹杂其中。从歌曲的演唱来看,一首歌曲中包含着说唱、京剧假声的演唱方式、流行音乐通俗唱法等。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