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蒙娜 |
专业: | 设计学 |
导师: | 王家民;樊荣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安理工大学 |
关键词: | 惠山泥人;工艺流程;艺术风格;审美取向;造型特色;纹样装饰 |
摘要: | 惠山泥人具有数百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就渗透着江南文化特色,散发着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惠山艺人们就地取材,以无锡惠山脚下特有的黑泥为创作材料,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形成了吉祥寓意、喜庆形象、热烈色彩的独特艺术风格。惠山泥人有两个主要类型,粗货是粗放的风格,以大阿福为代表。细货是精致的风格,与大阿幅的粗放风格有明显的区别,也叫手捏泥人。其中手捏戏文是手捏泥人中的主导和主流,它是继大阿福之后的又一个惠山泥人的绚丽瑰宝。本篇论文在深入无锡博物馆、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惠山泥人一条街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惠山泥人的历史沿革,工艺流程,造型特色、色彩特征、纹样装饰等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运用传统方式和互联网收集全国泥人艺术的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现今国内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以文字叙述,图片和数据分析对比等手段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阐述。 首先,在综合国内民间泥塑艺术发展的宏观背景基础上,对惠山泥人进行理论方面的综述。其次,对惠山泥人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其造型、色彩、纹样、妆鑾等的特征、艺人设计的发展和基本原则。分章节对各个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其他有名的民间泥塑艺术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总结惠山泥人的装饰特色和发展现状。再次,通过学习和制作惠山泥人,学习传统的制作方式、造型、色彩、纹样等文化的内涵和乡土情结的同时,辅以现今的审美元素,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和个性特征,为今后在传统基础上更好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文献查阅和调研其他民间泥塑艺术的发展经验,借鉴于惠山泥人的发展和创新,希望通过加入现代元素使得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得以振兴和发展,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去了解去认识泥塑艺术原本的应有的价值,使其走出博物馆,重新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为其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使这种濒临失传的珍贵艺术重新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