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丹 |
专业: | 设计艺术学 |
导师: | 任焕斌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安美术学院 |
关键词: | 民间手工艺;香包艺术;民俗文化;庆阳地区 |
摘要: | 庆阳,位于甘肃省以东、陕甘宁交界处,典型的大西北黄土高原风貌,有“陇东盆地”的美誉,是甘肃省重要的文化古城之一。庆阳民俗文化种类繁多,有刺绣、香包、剪纸、泥塑、皮影等。 庆阳香包是庆阳传统的民间工艺,是传统服饰中随身佩戴之饰物,即可彰显人们的身份地位,同时又具有盛放小件物品的实际用途,在男女恋爱时作为定情信物,节庆之际又是馈赠亲朋的最佳礼品。关于庆阳香包的起源说法很多,多数来自民间传说,香包的历史发展时期也很漫长,最早出土的庆阳“太岁香包”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本文通过论文通过对庆阳香包文献的考证以及历史的追根溯源,探讨庆阳香包的形成与发展、时代地域对香包的影响以及庆阳地区的工艺传承和经济发展。从探讨香包的制作工艺,找寻与中国传统刺绣之间的联系,进而具体分析甘肃庆阳香荷包的针法、纹样、色彩等方面内容,体现了庆阳香包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此外,本文还从庆阳香包的用途出发,分析了香料的功效、分类和选择,研究了香包更多的功能和效用,发掘香包除了具有本身的实用价值以外,还更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几届中国香包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及大量的招商引资,更加让香包的经济价值得以体现。 今天,现代化科技的高度发达,直接冲击着民间手工艺的生存空间。庆阳香包要在稳中求发展,这其中仍会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和完善,除了应该更多的关注传承,还应该从材料到制作工艺上都加以保护、传播和发扬,使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得以血脉相传,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