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文化场中的任丘鼓乐研究

作者: 常曼
专业: 音乐学
导师: 胡小满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鼓乐艺术;任丘大鼓;音乐形态;地域文化
摘要: 本文所言之“大鼓”不同于“京韵大鼓”或“西河大鼓”等说唱形式,实为一种以堂鼓为主奏乐器,辅以铛铛歌、钹、铙等乐器的器乐合奏形式。它起源并流行于河北省任丘市,所用堂鼓体型硕大,“任丘大鼓”之称名正言顺。任丘大鼓源于北宋时期杨六郎抗击辽兵所用之战鼓,自万历年间任丘鄞州庙会时期始兴盛。由于粗狂奔放的风格和共同协作的形式,使得它具有宣泄情感、强身健体、联结感情的特点,不仅是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表演,更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至今仍广泛流传的任丘大鼓,鼓乐活动遍布任丘18个乡镇413个行政村,甚至在此地驻扎的大型国有企业华北油田也入乡随俗深受其感染,逢年过节与任丘地方共同开展鼓乐活动;这些都说明任丘大鼓确已形成了“村村有鼓人人爱鼓”的区域性文化现象,成为了任丘文化特有的符号与象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塑造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作为任丘民间优秀的器乐乐种,任丘大鼓的起源、兴盛和发展,离不开任丘、任丘人的塑型,更离不开任丘当地特有文化的塑型。本文对任丘大鼓的音乐形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所用数据资料均为笔者实地走访所得之真实信息,通过探寻影响任丘大鼓发展的各种因素,从文化角度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任丘盛鼓的原因。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