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特点与演奏分析

作者: 吴菲婕
专业: 音乐学
导师: 王文俐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青岛大学
关键词: 贝多芬;德国古典音乐;《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特点;演奏技巧;曲式结构
摘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欧洲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德国作曲家。他创作的5首钢琴协奏曲将协奏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作于1800-1802年,1803年4月5日由贝多芬亲自弹奏,在维也纳首演。这部作品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贝多芬鲜明创作特征的体现。是其创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
   本文以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特点与演奏分析为题,通过对这部钢琴协奏曲创作背景、创作特点、曲式结构的理论分析,并将不同钢琴家的演奏版本进行对比和总结,结合作者自己的演奏实践,最终希望对演奏者掌握《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深层次内涵和演奏有所参考。
   本文主要从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对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进行了详细概述。第二、三章对《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的创作特点及曲式结构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力度与音色,旋律、速度与节奏、踏板几方面对《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的演奏技巧详细分析。第五章选取三位不同国籍、不同年代、不同学派的钢琴家的演奏版本进行比较分析。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