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相静 |
专业: | 设计艺术学 |
导师: | 胡钢锋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太原理工大学 |
关键词: | 泥塑艺术;凤翔泥塑;惠山泥塑;比较分析 |
摘要: | 我国泥塑艺术源远流长,是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泥塑艺术在我国分布极广,代表性的有风翔泥塑、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高密泥塑等著名泥塑艺术。我国泥塑艺术既有共通之处,但是因为不同的地域文化,各地泥塑艺术在制作工艺、内容题材、艺术手法、文化内涵等也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缤纷异彩,千姿百态的艺术特色。 笔者于陕西风翔与无锡惠山的泥塑创作地区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考察,搜集了丰富的泥塑艺术方面资料。本文除了第一章绪论以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二章整体论述了中国泥塑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征。第三章考察了凤翔、惠山两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探讨了两地泥塑艺术产生的“土壤”,揭示了两地泥塑艺术表现相同与相异特点的外在原因。第四章本文从制作工艺、题材内容、色彩运用、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比较了两地泥塑艺术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以期达到理解传统泥塑外在审美特征,提炼传统泥塑艺术本质精髓的目的。最后一章比较了凤翔泥塑和惠山泥塑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共同面临的发展困境,如形式缺乏创新、消费群体有限、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以前理论界对于泥塑艺术的研究,多集中于某地域泥塑的制作工艺、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等,研究专项性较强。本文则通过将凤翔与惠山这两类泥塑艺术进行了比较,总结了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的异同。其次,笔者通过凤翔与惠山泥塑艺术发展现状的比较,揭示了泥塑艺术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根据笔者自身的看法,提出了发展泥塑艺术、繁荣泥塑艺术市场的途径,例如要加大政策扶持、传统文化宣传、艺术样式创新、艺人培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