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跃 |
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 |
导师: | 罗福惠 |
授予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华中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靖江地区;做会讲经;宗教思想;民间艺人 |
摘要: | 靖江做会讲经产生于民间宝卷的发展期,是全国范围内依然还存活着的少数几种做会讲经。靖江地区地理环境封闭,人民心态保守,使用吴方言区的老岸话讲唱。靖江做会讲经产生之后,一直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可以从宝卷文本中的词汇、内容等方面得到印证。靖江宝卷的传播可以分为手抄本的传播与刊刻本的传播,手抄本的故事只有梗概,没有唱的部分,主要流传于佛头中;刊刻本依据佛头讲经整理而成,会形成相互之间差异很大的不同版本。 靖江做会讲经的艺人被称为佛头,但与佛教之间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佛头自己更倾向于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民间艺人。佛头群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注重师承关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男性为主体,有职业化的倾向,注重经济收益。靖江做会讲经有庙会与私会之别,参与人有佛头、斋主以及和佛者。在完成了准备工作之后,做会讲经通常的程序依次是念功课、拜愿、请佛、讲经、送佛等。 从内容上来看,靖江做会讲经的圣卷与草卷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圣卷按照故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佛教类宝卷、道教类宝卷和其他类宝卷。圣卷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在凡间世界基础之上的神仙世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神仙世界源于凡间世界、也可以折射出凡间世界;神仙世界对凡间世界有平衡与约束;是庄严与世俗化的统一;是有情与无情的统一。草卷故事取材于唐代的多为征战主题,取材于宋代的多为宫廷主题,取材于明代的多为爱情主题,取材于清代的则为公案主题。草卷的主题与文学的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草卷的核心内容是笼罩在神仙世界下的凡间世界,具体表现为忠臣与奸臣之间的斗争,复杂矛盾的男女关系以及理想的凡间世界。科仪卷部分主要是以祈祷祝福为主,多用于做会仪式中,如“请佛”、“送佛”、“上茶”、“解结”等。 靖江做会讲经中的宗教思想是一个比较复杂,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混乱的问题,宝卷中包括的宗教思想有儒教的、道教的以及佛教的,三教往往相互之间融合,有时又相互排斥、诋毁。具体到某一种特定的宗教,靖江做会讲经也体现出了混乱的特点,如靖江做会讲经中对儒教思想,既有信奉,又有悖反。对佛教思想、道教思想也是如此。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佛头们的文化水平不高,难以形成系统的思想体系。 作为民间说唱艺术,靖江做会讲经虽然在思想上存在缺陷与不足,但是,它深受靖江地区人民的喜爱,它具有提升社会公德、增加日常生活常识、从精神上抚慰妇女、娱乐民众的精神生活等社会功能,因而有必要对它进行保护。但是由于佛头的文化程度不高以及做会讲经所具有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它与生俱来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对靖江做会讲经进行保护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为此提出几点建议:除了其他专家提出的保护方略外,还应当多种措施一起运用,并让它们之前产生良性的互动,形成一股合力。在各项因素中,除了对靖江做会讲经进行文本整理,录制成视频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以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契机,加大对靖江做会讲经的宣传;政府加大投入对讲经艺人进行奖励,提高艺人群体的文化水平和创造力;适度对靖江做会讲经进行改良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