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邢茜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史维生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内蒙古大学 |
关键词: | 蒙派京剧;音乐风格;民族性特征;艺术形式;创作主题 |
摘要: | 50年代内蒙古京剧团建立后,艺术家们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创造性的将蒙古族特有的民间音乐糅合到京剧音乐中。他们在传统京剧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了蒙古族长调,并将马头琴与京胡这两种音色及表现力完全不同的乐器,大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蒙古族音乐特色的蒙派京剧。几十年来,蒙派京剧本着“扎根于内蒙古草原、创草原特色的风格和理念”这一宗旨,创作演出了多部反映草原人民生活的优秀剧目,充分的展示了草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 本文首先对蒙派京剧与传统京剧,做出了总体的纵向对比,从对比中阐述了蒙派京剧区别于传统京剧,所显现出的现代性及民族性特征。同时,又将蒙派京剧与内蒙古地区其它“蒙汉交融”的音乐形式(二人台、漫瀚剧)做了横向的音乐风格特征对比,分析它们在吸收蒙古族民族音乐元素中的共同与不同之处。 第二部分,从蒙派京剧音乐的民族性特征分析入手,对其旋律、配器、音乐主题、唱腔等方面进行剖析,以多部具体剧目为论据,展开论述。 第三部分,从美学角度出发,对蒙派京剧的产生及其价值意义做出分析评价,并对蒙派京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现状及前景做出阐述及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