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牛晓丹 |
专业: | 专门史 |
导师: | 贾玉英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河南大学 |
关键词: | 唐宋时期;庙会;活动分类;官方管理;兴盛原因 |
摘要: | 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向社会文化生活领域渗透,庙会的繁荣便是明显的例证。 唐宋时期庙会分布广泛。唐代庙会多集中在都城大邑,宋代庙会则遍及城乡各地。宋代与唐代相比,庙会的地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庙会地域分布产生差异的原因很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按照庙会举办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唐宋时期庙会的类型可分为定期庙会和临时庙会,城市庙会和乡村庙会,进香庙会和迎神庙会。 唐宋时期庙会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宗教祭祀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商业贸易活动这三大类。庙会宗教祭祀活动可分为佛教庙会祭祀活动、道教庙会祭祀活动和民间俗神庙会祭祀活动;庙会文化娱乐活动主要包含戏剧和其他民间文艺活动;庙会商业贸易活动的交易内容包括饮食、日用百货和其他服务型商品。与唐代相比,五代时期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宋代庙会活动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并呈现出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庙会宗教祭祀活动日益世俗化,庙会文化娱乐活动更加多样化,庙会商业贸易活动逐渐专业化,特别是庙会与岁时节日的有机结合,使得庙会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并且传承至今。 唐宋时期庙会活动的管理已经初具规模。无论是官方对庙会宗教、娱乐和商业活动的管理,还是民间庙会活动的组织者、组织机构和管理费用,都对庙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官方对庙会活动既扶持,又限制,通过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庙会活动实施干预。对于庙会宗教活动,官方一方面设立宗教道场,主办法事活动;另一方面又严格限制新建寺观,根据统治者的需要才能重建或修缮。对于庙会娱乐活动,官方既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演职人员;又屡颁禁令,限制庙会文艺表演。对于庙会商业活动,官方打击垄断,减免税收,维护了庙会商业活动的正常秩序。唐代的民间庙会,已经形成固定的组织者和组织机构,并有专人负责征收管理费用。宋承唐制,民间庙会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日趋完备。 唐宋时期庙会兴盛的原因比较复杂,官员和民众的心理需求是庙会兴盛的直接诱因,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是庙会兴盛的外部条件,奢侈享乐的社会风气是庙会兴盛的主要动力。唐宋时期全国寺观林立,宗教活动十分繁盛,这一时期庙会的兴盛,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金元明清庙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宋时期的庙会是一种旅游资源,迎合了当时追求休闲娱乐的社会风气,使得民众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