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汉语事物谜节律表现和辞格运用

作者: 王卫兵
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导师: 杨晓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安徽大学
关键词: 事物谜;节律表现;辞格运用;汉语谜语;语用类型
摘要: 汉语谜语与京剧、书法、水墨画被称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四绝”。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不仅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成为认识汉语修辞特点的重要窗口。汉语事物谜有着广泛深厚的民间基础,与日常语言关系尤为密切,相对来说研究汉语事物谜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介绍谜语所指、历史发展以及前人有关评述,厘清事物谜和文义谜的异同,说明选题根据和研究方案。
   第二章,以《中国谜语大全》所收4748条事物谜为资源对象,借鉴和运用现代音系学、文艺音韵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事物谜的节律特征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第三章,以上书所收全部事物谜为资源对象,借鉴和运用修辞学、民俗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事物谜的辞格运用进行全面考察分析。
   第四章,总结本文有关事物谜的研究,肯定初步成果,说明有待深化之处。
   第二、第三章为主体部分,指出:汉语事物谜倾向四句成篇,句长以五言、七言为主,且注意语义平行句的形式对称;其语音停顿总是落在音步交界处,音步分布规律与格律诗相比,既同又不同。它在声调搭配上较为随意,但并非全无讲究;其中绝大多数语篇都采取押韵形式,韵式和韵辙的运用丰富多彩。事物谜的创作一般都要借助辞格手段,但有的辞格经常出现,有的辞格很少露面。而辞格的选择以及使用频率,与事物谜不同类型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本文研究特点在于:充分吸纳有关理论和方法,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分析与比较相结合。
   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首次就事物谜节律表现和辞格运用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性研究,同时在谜语的起源以及事物谜与文义谜的异同等问题上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新见解。
   本文学术价值在于:除了有助于增进学界对于作为汉语语用类型之一的事物谜的了解,同时有助于深化学界对于语言游戏功能、娱乐功能的认识;实用价值在于:通过事物谜修辞特点和规律的揭示,为有关创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不无裨益的参考。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